“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139)丨日本关西大学内田庆市教授讲座《文化交涉学与语言接触研究》

2019821日上午9001200,日本关西大学东亚研究科教授、关西大学开放式亚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内田庆市教授,在北师大教九楼201教室,为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师生带来他本次讲座的首讲《文化交涉学与语言接触研究》,北师大太阳成集团tyc151com(中国)NO.1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

 

董晓萍院长主持讲座

 

内田庆市教授首先简要介绍关西大学研究亚洲史的学术历程,回顾建立文化交涉学的学术渊源,指出,以往日本汉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具体,在理论系统和方法论的建构上相对薄弱。“文化交涉学”在此基础上创立与发展。

他概要阐述了“文化交涉学(the study of cultural interaction)”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论要点,指出,此为新领域,突破以往国家民族为单位设定东亚文化圈,而转向以多元化视角对文化交涉整体形态进行研究,因此,它提倡“多对多”,“从周边看中心”,开展跨领域、跨文化、跨地域的研究。在研究框架的构建上,关注物、人、语言。他重点剖析了两个个案。

 

 

 

内田教授在授课

 

个案一,《伊索寓言》在西学东渐时期的汉译与传播。这一个案跨越翻译学、语言学、历史学、故事学等不同领域。以翻译为例,他认为,翻译是将不同文化中的概念进行等价与命名的过程,体现译者对语言与文化观念的认识,是翻译者与翻译对象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互动的载体;词汇也并非只指代单一事物或具有单一概念,而是某个民族认识的合集。翻译的价值就是把某个民族的思维、文化集合或抽象的东西展开交流,是一种文化问题,或者称之为文化接受的态度问题。他重新评价《伊索寓言》的汉译,梳理从利玛窦《畸人十篇》(1608),庞迪我《七克》(1614),金尼阁《况义》(1625,艾儒略《五十余言》(1645),米怜《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罗伯聃《意拾喻言》(1840),展示伊索东渐的文化路径。

 

 

个案二,圣像画。涉及绘画、宗教与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内田教授为学员们讲授耶稣会在中国传教时所运用圣像画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呈现出从原本西式作画向中式绘画风格的转变。无独有偶,在日本长崎县保存的耶稣会传教时期圣像画,也保留着日本绘画的风格。这一个案看似与伊索寓言个案分属文学与绘画不同领域,但其中体现的文化交涉理念与路径确有相通之处。内田教授提出“汉语研究的周边方法论”。从他的讲述看,“周边视角”的研究理念,从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入手,扩展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汉语的研究视角,也就是对汉语的“周边视角”反思。这一讨论将在他的下一次讲座中有更加深入地探讨。

 

 

董晓萍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内田庆市教授是一位学问渊博的教授,他掌握多种语言,坚持用外语发表研究成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用短短一堂课的时间,对文化交涉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让在场学生对于文化交涉学有了加深了解,对跨文化方法论建设有启发。

 

听课

        

           

提问

 

提问环节,同学们主要就中日现当代文化交流、文化交涉学研究的方法论、翻译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向内田庆市教授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内田教授不仅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更是鼓励同学们从文化交涉也就是跨文化的视角入手展开研究。内田教授研究所体现出的扎实的材料功底、严谨的论证方式与对理论方法不断创新的探索,展现出东亚跨文化研究学者在自身学术传统基础上与国际多元文化沟通的风貌,其理论与个案也引发学员们的不断思考。

 

内田教授应邀为青年学者签字

 

(撰文:徐令缘、许旺/ 摄影: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