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跨文化学国际课程班工作简报丨9月2日

法宝博士讲授早期佛学  法兰西学院两院士离京

撰稿人:谢开来

201792日,北师大跨文化学国际课程班第三讲在图书馆报告厅顺利进行。讲座由联合国和平大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佛教常驻使团团长法宝博士(Dr. Tampalawela Dhammaratana)主讲,题为《早期佛教中的我与非我》(Buddhist Clarifications on Atman (Soul) and Antaman (no-soul) Controversy in Early Buddhism)。北师大外语学院的马磊副教授担任翻译工作。法国阿尔瓦多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北师大太阳成集团tyc151com(中国)NO.1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会议。

法宝博士是巴利文佛典专家,在法国索邦大学取得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多年任职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他是从本土佛教文化中走向顶级国际平台的学者,学术关系网络遍布全球,向来重视跨文化对话的理论与实践。他认为,中国为光辉灿烂的世界佛教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青年应该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来对佛学进行探索,最好还能根据巴利文的佛经原典来进行跨文化学的研究。

本次讲座中,他紧紧围绕着公元前六世纪印度哲学对人类永恒的自我与灵魂概念(Atman)的争论,提出研究“自我”或“灵魂”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佛教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它的性质与西方基督教截然不同:基督教讲神学,佛教讲人学。释迦牟尼不是神而是人,所创建的佛教主要解决人生问题和现实问题。他否认一成不变的精神性力量,否认僵化的“自我”或“灵魂”意识,认为一切皆在流动之中,变化是永恒的。各种灵肉分离说或媾和说都是后世的附会,并非出自佛教原典。

金丝燕教授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对世界的探索方式:一种是西方思想和文字特有的,在语言上的追逐达到了极限,并且不断在框架结构上推陈出新;另一种是以佛学和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以知性和感性同时切入的知识探求,它不是辞语和知识上索取、购买和储蓄的过程。所以,在佛学的认识方式中,感性到达什么样的水平,知性才能到达什么样的水平。董晓萍教授指出,法宝博士的讲座,凸显了跨文化学学科构架中的哲学部分。同学们应该从整体上来把握在讲座中学到的知识。首先,中国的佛学研究常常从外文化切入,但很少从印度古代哲学切入的。今天讲座难得地涉及到了这个部分的学术史。其次,法宝博士来自佛教文化内部,注重佛教文化的原典研究,又接受过一流的现代学术训练,在全球化时代中的联合国组织工作,他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后,从法宝博士开始,本次研修班将会有一系列讲座涉及佛教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汪德迈先生、北京大学的王邦维教授、法国大学的金丝燕教授,还有来自北欧塔尔图大学的于鲁·瓦尔克教授的精彩演讲,同学们应该注意到存在于这一系列丰富课程的内在结构中的深思熟虑。

在座同学对法宝博士的演讲反响热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法宝博士对此一一耐心作答。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和掌声中顺利地结束。

晚八点半,法兰西学院两院士冉刻教授和孔博教授结束在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讲学,离开北师大,返回巴黎。